近日,“东方建筑之子”《建筑时报》2024年度新闻人物发布会暨2025年建筑业宣传干部、优秀通讯员高级培训班在四川成都举办。会上,《建筑时报》专家智库正式成立,在随后举行的两场圆桌对话中,多位智库专家围绕“新时代、新动能、新发展——建筑企业如何破局新生”“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路径”的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为现场观众带来行业深度分析及未来前景展望的思想盛宴。这次对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数字化提升设计能级
展望行业发展前景,专家们密切关注两个关键领域的动态:一是科技创新;二是绿色环保。科技创新是引领各行业发展的动力,绿色环保与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这两个方面是极其重要的。从这次对话中了解到目前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持续致力于BIM技术研发和应用,以数字化手段提升设计能级。像中建西南院的CSWADI EasyBIM软件,是基于自主底层图形平台研发的,实现了许多方面的创新,还解决了传统BIM软件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一体化的问题,以及长期以来国外BIM软件在应用中存在的卡顿和效率不高的问题。然而,专家们也指出,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水平尚有很大的差距,未来可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在对话上大家一致指出“建筑设计面向未来,拥抱科技,融入市民的美好生活。”这一方针。各建筑企业应当以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为依托,大力开展“数字化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通过“建筑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提供数字资产解决方案,为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营提供高质量服务。其自主研发的“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平台”,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以数字孪生为基础,将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融合。面对行业下行带来的挑战,北京院的陈可专家认为,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在传统行业里与时俱进,才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BIM一模到底是产业链上的一种重构
在当今智能建造的风潮下,建筑业正加快向数字化转型。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总建筑师周湘华认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智能建造板块的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融合。在BIM技术方面,湖南省建科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在许多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上应用了BIM技术,提升建筑品质。BIM技术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从设计到施工、运维,BIM可以成为一个全产业链的抓手和基座。只有实现BIM数据的有效传递,才能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运维的全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智能建造,本质上讲,是人、机、料、法、环等多环节协同工作,BIM的一模到底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我们在产业链上的一种重构。各工程项目应与建筑业的设计建造环节衔接在一起,实现从“建造”到“智造”的跨越式发展。
“数智新咨询”创新的三个方向
各位专家针对当前建筑行业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未来各企业创新的三个方向,首先是技术驱动的创新。行业中充斥着海量的数据,企业应当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去管理,为客户真正地提升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第二是服务模式的创新。从项目前期策划到融资、后期运营,要从一开始就介入,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上形成“策划+资本+咨询”的服务模式,为业主提供价值。第三是价值重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业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从资产交付演变为价值交付,要与业主一起创造价值,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保证项目的成功,而不仅仅是项目管理的成功。
在对话的结尾,面对建筑业发展中遇到的波折和挑战,专家也劝慰到:“不要太焦虑!”以发达国家走过的轨迹来看,建筑业经过转型发展后,最终留下的都是行业精英。即使项目体量不如以前,这个行业也不会消失,那么留下的同仁们需要思考如何深耕行业,在未来的主战场——城市更新领域,从中找到着力点,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