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两重”建设、消费促进和教育强国三大核心议题。会议强调,要将“两重”建设融入“十五五”规划,强化创新要素和民间资本参与,推动国家战略与安全能力提升;同时,通过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展消费新场景,以产业升级满足多元需求;在教育领域,会议要求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培养创新人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江汉运河作为长江与汉江的连接纽带,通过打造绿色航运、智慧赋能和联动共治,构建起环绕江汉平原的810公里千吨级黄金航道圈。其智慧航运系统实现了一键申报与联合调度,联动机制保障了水域安全,绿色实践每年减少大量碳排放。这条民生与发展通道显著降低了区域物流成本,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十四五”以来,广西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通过补齐交通短板、强化港口枢纽、推动数字赋能,持续激活区域开放发展新引擎。平陆运河等骨干工程加速推进,北部湾港铁海联运一体化改革提升效率,智慧水运与跨境通关数字化不断突破。通道的延伸带动产业集聚,形成“枢纽聚产业、产业促枢纽”的良性格局,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广西将继续深化通道建设,以人工智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1-10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再破万亿,新开工大批重大工程,水利投资规模持续高位运行。“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基础设施体系,重大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水资源保障能力与农村供水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水利建设有效吸纳就业,发挥了稳投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水利部门正积极十五五谋划,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国与中亚五国建设部长在京共商合作,通过《北京倡议》携手推动住房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会议聚焦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旨在共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双方将联合攻关工程技术标准,合作开发新城新区,并在联合国框架下共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2030年议程,构建城乡建设互利共赢新格局。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聚焦于扩大内需与支持重大战略,通过政府投资驱动关键领域建设。同时,着力推动绿色绿色转型、促进城乡协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持续加强风险防控,以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财政资金效能。
陕西东庄水利枢纽工程近日下闸蓄水,标志着中国黄河北干流上最大的“水沙调节阀”正式启用。该工程创下“五项世界之最”,以防洪减淤为主要任务,兼具调水调沙功能,并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将有效调控泾河洪水,缓解关中地区缺水问题,大幅减少黄河和渭河泥沙淤积。
2025第七届建筑供应链大会在广州召开,以“融通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汇聚近千名行业代表。大会通过主论坛、平行论坛及供需对接会,聚焦供应链管理创新与人工智能应用,发布多项行业报告与新产品名录。中建四局等央国企现场发布采购需求,推动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为构建现代化建筑供应链体系、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中国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世界注入确定性。本届进博会展览规模与参展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推动全球创新成果共享与开放合作。虹桥论坛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显示中国开放指数持续提升。多家建筑央企集中展示实力,通过采购签约与国际合作,助力全球超级工程建设,彰显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建集团为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中建六局与中建丝路进行战略性整合。此举旨在强强联合,将六局的总承包能力与丝路的投资优势结合,形成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总承包+投资”综合能力。通过协同效应提升双品牌价值,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势综合企业。